网站首页
Home
修远研究报告
Reports
思想评论
Commentaries
智库信息
Think Tank
文化纵横
Journal
学术著作
Work
关于我们
About Us
学术委员会
Academic Committee
修远动态
Information
透明窗口
Financial Disclosure
加入我们
Join us
       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简称“修远基金会”)系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9年11月注册成立。修远名称,取自《楚辞·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旗下品牌刊物《文化纵横》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评论杂志。
       修远基金会的研究项目,涉及思想、政治、社会、媒介、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研究领域,汇集了来自中国社会政治学所、社会学所、新闻传播所,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多个研究团队和近50位研究人员。修远基金会每年推出一期年度研究报告,探讨文化重建、社会治理、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在政商学界颇具影响。 
       修远认为,中国社会文化之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有识之士自觉担当与共同努力。
       修远愿意在此过程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竭力推动社会和谐与文化复兴之目标的实现。

    
文化纵横
中国问题 中国方法 中国学派
为什么在今天,全球的伊斯兰问题渐趋紧张?伊斯兰文明能否以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未来宗教格局将发生何种变化?随着欧洲“反伊斯兰”“恐穆斯林”情绪的激烈化,“现代社会”的中心——美国的伊斯兰教徒反而显示出大相径庭的审慎姿态,李睿骞通过对波士顿地区伊斯兰中心的考察,力图纠正在现有理论及国际形势下的伊斯兰认知偏差,指出美国的穆斯林不但已经接受了“美国人”这一身份,还在利用美国社会的宗教、法律和政治制度,创建合乎伊斯兰教义的新的生活。


 

审思伊斯兰

     

     新刊编者按


近年来,伊斯兰问题搅动了欧亚大陆整体的秩序平衡。一切源于一个艰难适应现代化同时却具有强大外溢力的宗教文明。问题之棘手在于,不只是目前的态势如此,按照未来发展的趋势,问题还可能进一步激化。部分伊斯兰地区的秩序瓦解,宗教极端意识形态的流行,低下的经济生产能力与强大的生育意志形成合流,导致一种“衰败式扩张”的宗教现象。有论者甚至认为,伊斯兰的挑战近似于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给世界历史带来的冲击。


事实上,伊斯兰文明在历史上的长时段都是欧亚大陆的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各领域驱动世界历史的演化进程。而且,伊斯兰主要国家拥有的劳动力、能源、地缘区位等发展条件并不孱弱,甚至许多大国也难以企及。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许多伊斯兰国家沦为半边缘和落后地区。从二战结束到今天,伊斯兰世界的许多国家一直动荡不定、战乱频仍,中东、中亚、东南亚、南亚、北非等伊斯兰地区,经常陷入贫困和战争。


为什么在今天,全球的伊斯兰问题渐趋紧张?伊斯兰文明能否以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未来宗教格局将发生何种变化?随着欧洲“反伊斯兰”“恐穆斯林”情绪的激烈化,“现代社会”的中心——美国的伊斯兰教徒反而显示出大相径庭的审慎姿态,李睿骞通过对波士顿地区伊斯兰中心的考察,力图纠正在现有理论及国际形势下的伊斯兰认知偏差,指出美国的穆斯林不但已经接受了“美国人”这一身份,还在利用美国社会的宗教、法律和政治制度,创建合乎伊斯兰教义的新的生活。作为穆斯林群体的核心机构,美国的伊斯兰中心一方面试图成为代表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群体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也努力在制度层面上革新穆斯林的宗教生活。


反观宗教脉络更为庞杂的亚洲,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却不以任何宗教为国教,且与各宗教的关系相对平稳;但在以佛教徒为主体的缅甸,伊斯兰和国家、佛教的关系却十分紧张,暴力事件不断。李隆从比较历史的角度探讨两国迥异的伊斯兰现状及其社会成因,可以看出在国家与宗教这一动态关系中,法律确立的国家制度、政治领导人的决断、政治与社会长期互动下形成的宗教生态,都在潜移默化地引导政教关系的走向。


欧美、东南亚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以伊斯兰为中心的历史观、世界观、文明观的外部视角。回归到中国语境,又如何看待伊斯兰问题的挑战?马海云的文章将视野移向18世纪经历疆域变迁的清代,分别梳理源自汉人士绅、满人皇帝、回民知识分子的三重文化表述,从而使长期以来回汉暧昧含混的历史关系得以清晰呈现,最终落脚于一个真正的“多元一体”的“族民”政策。论及回汉关系,由于回民的穆斯林身份,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与清真生活形态的特殊性,往往容易引起汉民的误解,因而造成所谓的“辱教案”。张中复针对发生在民国时期、当代中国台海两岸的重大辱教案,总结出“辱教案”发生的社会根源主要在于回民被视为“异类”且清真的敏感性,辱教案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和自我调适过程中,由文化差异与族群偏见所引发的失序现象。当前中国的回汉互动,其多样性与复杂性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理性地从历史与当代情境中,来合理评价伊斯兰教与穆斯林族群在中国社会里所扮演的共生角色及其贡献,既是检验中国文化包容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未来应对政教问题的关键因素。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17年6月


———————————————————————————

本期目录


特稿


  • 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  修远基金会


审思伊斯兰


  • 清代的“族-民”政治与“回-儒”文化     马海云 


  • 穆斯林“辱教案”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     张中复


  • 重新审视伊斯兰的本土化——从美国的伊斯兰中心谈起    李睿骞


  • 伊斯兰在东南亚的不同命运——以印尼和缅甸的政教关系为例     李隆


列国志 


  • 现代北非的文明困境——北非三国行纪略   李靖云


天下 


  • 中国农业援非:实践与经验   齐顾波


人物

 

  • 制宪立国:作为现代立国者的张謇   高全喜


观念

 

  • 大陆新儒家与新康有为主义的兴起   张旭 


历史观

 

  • 科学化·专业化·国学化——晚清以来现代中医的生成   余新忠 王沛珊


新国史

 

  • 治淮与中共的地方政权建设,1950-1952     杨龙 强佳杉 李湘宁


政策

 

  • 超越经济视角看产业政策——对林毅夫、张维迎之争的评论   周建明


视听

 

  •  父亲的位置与当下中国的文化状态    张慧瑜


 

————————————————————————————

新刊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