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Home
修远研究报告
Reports
思想评论
Commentaries
智库信息
Think Tank
文化纵横
Journal
学术著作
Work
关于我们
About Us
学术委员会
Academic Committee
修远动态
Information
透明窗口
Financial Disclosure
加入我们
Join us
       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简称“修远基金会”)系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09年11月注册成立。修远名称,取自《楚辞·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旗下品牌刊物《文化纵横》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评论杂志。
       修远基金会的研究项目,涉及思想、政治、社会、媒介、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研究领域,汇集了来自中国社会政治学所、社会学所、新闻传播所,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多个研究团队和近50位研究人员。修远基金会每年推出一期年度研究报告,探讨文化重建、社会治理、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在政商学界颇具影响。 
       修远认为,中国社会文化之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有识之士自觉担当与共同努力。
       修远愿意在此过程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竭力推动社会和谐与文化复兴之目标的实现。

    
文化纵横
中国问题 中国方法 中国学派
此刻的中国,再次被推进关于道路问题的激烈争斗旋涡之中,意识形态领域从未像今天这般充满不确定性。对于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总是有人不那么自信,总是看自己这也不对那也不顺眼,总是怀疑内心既定的现代化之路被保守反动势力扭曲修正了


 

道路问题 

     

    新刊编辑手记

 


关于道路问题,是百年中国争执最激烈的问题。


自1840年列强强行打开国门、中国卷入现代性以来,向西方学习、走现代化道路,是社会精英普遍认可的必由之路。然而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其争论却自始至终伴随百年中国近现代史。


1919年,自洋务、变法、共和等道路实践失败之后,中国人选择了走俄国人的道路,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有机部分,但在以俄为师的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经典革命的中国道路。1949年建政之后,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意图在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基础上快速建设一个现代工业国。但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人发现,完全照搬苏联教条,并不能切实解决中国的建设问题。自那时开始,中共便开始尝试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共八大的政治路线,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人要走自己建设道路的决心。然而这种中国道路的实践却不幸走上了一条弯路,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和反修防修,过分强调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导致中国经济社会陷入僵化和教条,丧失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历史机遇。


1978年的改革开放,立足于中国人对于原有社会主义道路丧失信心的基础之上。向美国学习,与国际接轨,走现代化的普世之路(实则是西方现代化道路),成为第二个30年中国精英的自觉选择。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然没有忘记西方现代化之路的种种弊端,时刻提醒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的改革开放,在大量汲取西方经验的同时,不断与中国的国情与政治制度相结合,涵化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而广大的中国精英,则以为所谓中国特色不过是权宜之计,中国迟早要完成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文化的西方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在西方,自金融危机以来,其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政治生态乃至民众心理,无不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西方突然之间变得不像它自己宣称的那样具有普世的榜样价值,走什么样的路,此刻不但是非西方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成为西方国家的问题了。人类社会今天共同处在四顾茫然的历史十字路口。


此刻的中国,再次被推进关于道路问题的激烈争斗旋涡之中,意识形态领域从未像今天这般充满不确定性。对于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总是有人不那么自信,总是看自己这也不对那也不顺眼,总是怀疑内心既定的现代化之路被保守反动势力扭曲修正了。然而历史却如此无情,它必然要在困顿中开辟自己的道路。对于中国这种有着5000年文明、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而言,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几乎是一种天定宿命。


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百年现代化实践的肯定性答案。而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中国道路,其实也意味着人类现代化之路的新的可能性。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17年4月


———————————————————————————

本期目录


封面选题:亚洲的中国

  

  • 通向“外亚”的“内亚”之路:“一带一路”与中国亚洲新秩序的构建    宝力格

     

  • 朝鲜半岛与东北亚权力格局的变迁    尤淑君


  • 从江户日本看中国——在“慕华”与“脱华”之间    蓝弘岳

  

  • 在东西两洋间重述“中国”:近代日本的东洋学/中国学    赵京华


历史观

 

  • 论天下——先秦关于“天下”的政治想象与论述    蔡孟翰


观察文化


  • “山水”的超越性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孙向晨


  • “山水”没落与现代中国艺术的困境    渠敬东


世界观


  • 中国援非的历史经验与微观实践    李小云


观察·社会


  • 何为“清真”?——猪肉禁忌与族群关系    李隆虎


趋势

 

  • 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  胡凌


视听


  • 超越“反日”与“哈日”:中日之间越境的“亚文化”     周星


经典重温


  • “文化断层线”的谬误: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再批判    陈纳 范丽珠



————————————————————————————

新刊版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