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号 目录
封面选题:边疆中国
编者按
建“民族”易,造“国民”难
——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 王明珂
被污名化的“边疆”:恐怖主义与人的精神世界 关凯
少数民族怨气的经济根源
——以四川凉山地区为例 付桂杰
一个康区喇嘛的多重生活世界 郑少雄
文化动态
重建史观: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思想使命
——“变革世界中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研讨会概述 柯贵福
焦点
“反服贸”背后的贫富分化与阶级政治 郑振清
风雨台湾的未来:反思“太阳花运动” 赵刚
历史观
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近代中日关系 王柯
对话
关住权力的笼子 韩少功
观察
青年:时代矛盾的橱窗 唐小兵
趋势
新媒体的商业属性及其政治效应 潘祥辉
观念
突破西方中心史观
——以清王朝和奥斯曼帝国为例
忽里(Huri Islamoglu) 濮德培(Peter Perdue)
阅读
我在台湾的左统生涯 陈明忠
暗夜行路
——《无悔——陈明忠回忆录》整理后记 李娜
编辑手记
史观问题,关乎理解历史的经纬。没有史观,历史便是一堆散落的史料;错误的史观,则导向错误的历史判断。究其根本,没有正确的史观,将无由为今天和未来提供正确的指南。
对于中国人而言,史观问题更具宗教和哲学意义,因为严格而言,中国不具备西方意义的宗教和哲学,中国人确定此生的意义和价值,确定社会生活的方向,依赖的是历史经验和历史哲学。浩繁的历史记录,绵延几千年的经史传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历史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根脉。
对于中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而言,说清楚历史的脉络,指明历史前进的方向,人民就会跟着走,社会就有凝聚力,政权就有合法性。反之,说不清历史运动的规律,甚至逆历史潮流而动,则人民就会抛弃你。
进入21世纪初叶,重建史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再次显示出来。
一方面,经过1840年以来170余年的激荡,中国人历经改良、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不断探寻着救国救民的道路,终于初步完成现代化工业化历史任务,国力进入世界第二强的位置。但关于道路问题,关于历史脉络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未来的选择问题,思想界并未达成一致。我们究竟从哪里来?现处何地?今后将向何处去?左中右各有一套历史解释和未来主张,这进而导致思想界和社会的分裂。
另一方面,伴随财富增长而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分化,道德失序,环境破坏……与此同时,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世界的问题迅速内化为中国的问题,中国与世界相互塑造。我们曾经用以解释历史的方法论既无法完全恪守中国的文化经脉,也无法限定于民族国家的主权范围之内。
百年之内,中国之大变,世界之大变,导致我们重建史观、重建价值的努力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13亿人口的国度,960万平方公里的幅员,几千年的文明记忆,又决定了我们这个共同体不可能不追寻确定不疑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是鉴于重建史观的迫切性和艰巨性,3月下旬,本刊与修远基金会召开了“变革时代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研讨会,试图在这一重大的理论命题上开一先河。
研讨会有两点收获是可以与读者分享的:
1.重建史观,必须在内外之变和生产方式的变迁上给出确定性的回答。即,随着华夏民族生存的内外空间与时间的变更,需要探寻新的文明解释;与此同时,进入近现代以来,必须对决定人类生活的生产方式变迁给出清晰的解释。
2.“通三统”是重建史观的可行路径。为此应对百年来中国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思潮加以同情的理解,不以一种主义否定其他主义,而是相互加以解释,并将其置入历史与未来的脉络中进行检验,进而寻找贯通其间的内在的历史规律。
重建史观,任重道远,愿思想界共同前行。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14年6月